碳达峰、碳中和两个关键词走红两会,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呢,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带来的挑战,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,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要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,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,“中国作为地球村的一员,将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。”碳达峰、碳中和可以说是影响我国未来40年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。
碳达峰、碳中和的目标如何实现?来听听代表、委员们怎么说,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马永生表示,必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能源安全新战略,加快构建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,保障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未来五年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期,全国政协委员、中投公司副总经理赵海英认为,信息披露是实现碳中和的首要步骤和基础环节。建议由监管机构引导、行业协会推动,共同完善碳排放信息披露指引。
其实在碳排放信息披露方面,国内上市公司还存在很多问题,比如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,也缺乏足够的社会监督。对此,全国人大代表、TCL创始人李东生建议,将低碳减排纳入上市公司信披范围。
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在资本市场也有很高的关注度。证券日报评论员文章认为,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将是今年、“十四五”期间乃至更长时间维度的确定性投资主题。
同花顺软件在3月初正式增加了碳中和概念板块,目前概念股数量逐步增加到56只。安信证券策略团队认为,这是长达40年的主题投资机会。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、经济学博士梁中华表示,与碳中和相关的投资机会包括两类:一是节能减排类;二是新能源类,主要包括光伏、风电、新能源汽车等行业。
在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,绿色金融是重要的配套支撑。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行长朱苏荣建议,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,制定《绿色金融法》;完善绿色金融配套政策,对金融机构和企业进行规范;统一绿色金融标准;强化绿色金融的激励约束机制,明确罚则,提高违法违规成本。
在加快构建我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过程中,金融机构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。全国人大代表、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原行长张智富表示,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金融业在绿色项目资源配置、风险管理、市场定价方面的优势,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态环保、节水节能、再生能源等绿色产业。
蓝图绘就风正劲,扬帆破浪奋进时。证券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,巩固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成果,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,中国一定会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“30·60”目标,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。
(策划 证券日报音视频中心)